close




吳下梁園跡已陳,飛鴻堂上慣留賓。風流更有吳公子,欲掃西齋會印人──紀乃石篆刻。


書法課,很難得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,開了這一門有趣的選修課程,

許又方(他老兄)實在是很有意思的一位老師,除了上課之外自己也有在從事書法藝術創作。

這天,許又方老師請到了與他交情不錯的一位金石藝術工作者,紀乃石先生,

前來書法課堂上,現場為我們示範書法與篆刻的創作過程。


第一眼見到紀先生的時候,真的很難想像他是一位身懷絕活的藝術家。穿著白襯衫打著領帶,瘦瘦戴副眼鏡,

怎麼看都像是一名親切的大叔,隨時會從口袋裡掏出一包香菸請人抽的那種大叔。(真是失禮了.........)

一進到工藝教室,見他態度從容手腳俐落,從手提袋裡將所有的「傢私」一一擺放在桌上,

幾個錦盒、一些紙張、還有幾本書與一些看不出來的物事,令我感到有些眼花撩亂。

開始介紹自己時,紀先生用十分幽默的口吻,向大家講到自己種荷花的喜好。

「種荷花?」

於是他馬上發送給每個學生一個紅包袋,上面印著「紀乃石手刻印章」的紅包袋,

打開紅包袋,裡頭用透明小塑膠袋,裝著二顆顏色黑黑小指頭般大小的種籽。

他老兄居然送給我們蓮子呀!實在是令我不禁會心一笑,然而他十分認真的跟大家講解蓮子的種植方法,

看來他對種荷花真的有一分特殊情感。不過要把「蓮」子種成「荷」花,我還是搞不太懂它們是什麼關係,

反正打從我國小以來,我就分不太清楚蓮、荷之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.........(算了)


展開一大張手工燙金宣紙,紀先生要開始為大家示範書法創作。

第一步,只見他非常非常謹慎的摺起格子做為標示位置,一絲不苟。這讓我想起我自己以前在美術班上書法課,

每次都很怕麻煩加耍性格,刻意不摺格子,最後寫出來的字行都歪得亂七八糟,不知所謂.........

格子摺好也畫好了,紀先生又將一張燙金宣紙覆蓋在格子紙上,正式開始寫字。

他向大家介紹這次所寫的字,是融合篆書與隸書的字體(不過那到底是什麼?也許就是屬於他老兄風格的字吧)


只見他一派寫意輕鬆自在,從容握筆直率落在紙張上,我彷彿可以聽到筆頭與紙面接觸時傳來「嚓嚓嚓」

的聲響,他的運筆真的好快、好肯定、好瀟灑,速度操縱自在,筆勢來去滂沱,很快就寫完了一行字。

寫的應該是王陽明的某段篇章節錄,字體古意甚濃,線條華麗唯美中又不失古樸之氣,有種難以形容的妙處。

內文全數寫完,落款的小字更是令我驚艷萬分。那完完全全就是屬於金石的筆觸、屬於金石的筆法,

整體將紀先生個人的風格與氣度展現在二行落款之間,那種力量與藝術性的結合特質,肯定融合在個性之中。


據說,這張五十餘字大尺幅的書法作品,等一下會做為禮物送給在場的某位幸運同學。(驚呼!)



緊接著,紀先生要示範他生平最得意同時也是最專精的,篆刻藝術。

他從剛才的書法作品中,挑選出了「嘯詠」二個字,做為等一下要刻印的字,他用非常快而準確的速度,

馬上就畫好了印稿(不確定是不是該這麼稱之),將字與字之間擺好了最適當和協,最有美感的動勢位置。

在印石上抹了一小片紅硃砂,將印稿以鉛筆畫在印面上,這時就看到一個非常神非常強非常王者的動作,

那就是「他直接用反向的字寫在印石上」(這超猛的啦)!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。

寫好鉛筆稿之後,紀先生馬上再用墨汁描出最後絕對的肯定線條,然後就開始動刀刻起了。

一邊快速轉動印床,一邊準確而執著的用刀刻下,力道拿捏是如此細膩而精微,只見石屑細粉微微灑落,

印石上面的硃砂紅越來越少,而黑色線條則越來越清晰、明顯。紀先生一面刻印一面跟同學們閒聊,

聊一些刻印生意的訣竅與經驗,然而他手中的刀卻沒有因為聊天而停下或偏失,實在是太專業了。(神人也)

過沒多久之後,印章就刻好了,第一次試印之後觀察哪裏還需要修改,同時也再添加裝飾性的藝術筆觸線條,

讓印出來的效果更具特色、更具氣勢與獨有美感。


篆刻內容完成,紀先生在印石的側面落款,這時又不得不提他的真功夫實在是非常到家,

不用打稿,直接用刀子像我們用原子筆寫字那般,批哩啪啦一下子就刻好了三行小字,

再用壓克力顏料鑲上一種高雅的綠色(我記得那種顏色在國畫原料中應該叫做「石青」),就算完成了。


「嘯詠章」紅紅的,蓋在幾張白淨小紙上,效果與藝術性非常高、非常理想。

紀先生簽了名分送了幾張給同學們(......恨呀,本人居然一張都沒有索取到.......失落)


然後,這個刻印作品也將會送給在場的幸運同學。(再度驚呼!)

據許又方老師說,這顆印章以紀乃石先生大師級的名氣,起碼值一萬元以上。(哇塞,GOD!)

以抽籤的方式來決定今天的幸運兒,最後由一名男同學幸運獲得紀大師市價值一萬餘元的「嘯詠章」!

真是太幸運啦........而且,我認為這一顆印章在許多年以後,一定能再增值不少,真是太棒啦。

無怪乎大二的林DUKE同學要問紀先生說:「請問您缺不缺乾兒子呀?」(流口水)


不過林DUKE同學因為身為班代十分辛苦,於是受到許又方老師的關愛與肯定,

直接得到了紀先生的那篇大尺幅書法!(哇哇哇.........這下爽死啦你!)


觀摩最後將近結束之時,幾位同學和我都不捨離去,留下來想要和紀先生再哈拉幾句。

我還腦殘的問他:請問您的刻印店有沒有在幫人裱框畫?答案當然是有,而且聽許又方老師說,

紀先生裱畫的功力在花蓮絕對是屬一屬二的。

看來,下次我打算畫張水墨然後去他店裡裱,順便跟他裝裝熟好了。(殘念)



我從就讀國中美術班時,就開始想著:藝術到底能不能當飯吃?

看到紀乃石先生親切的態度與高明的技術、深厚的藝術功力,

想到他一直都是靠篆刻印章之類的工作維生,這過程之中無論是在技術上、經驗上或是心態上,

相信一定是充滿著許許多多滋味與感觸,而無法輕易闡明的。

但是能將興趣與工作結合,這實在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,尤其當它可能成為自己一生的事業時。


突然間我十分嚮往大師級藝術家的生活,

那種不出手則已,一出手則藝驚四座的氣勢與受人敬重的內涵,

實在是值得將其做為進取目標的對象。




生命就像是印石,或許質地好與劣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;

生活也許可以是把刀,將我們的生命刻劃呈現出,我們最想要印下的線條輪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ttlecheung 的頭像
    littlecheung

    littlecheung的部落格

    littleche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